價格電話咨詢
功能粘鋼加固
應用建筑
工藝特點施工簡便、快捷
產品類型粘鋼加固
服務地區全國
加固范圍房屋橋梁加固
加固作用抗震、補強
加固主材鋼板
梁粘鋼加固設計
鋼筋混凝土梁結構加固方法主要有:預應力加固法、改變受力體系法、截面法、增補受拉鋼筋(型鋼) 加固法、粘鋼加固法。在此就不一一闡述,下文就粘鋼加固法進行簡單的講述。粘鋼加固法有粘鋼板加固和粘型鋼加固兩種形式。

粘鋼加固法的發展前景
根據現在的文獻資料,很多科研學者已經對粘鋼加固法進行了許多定性分析及實驗,對粘鋼加固的承載力和抗震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成果,這些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主要仍為混凝土柱及混凝土梁,對節點的實驗和分析較之相晚,也較少,但在現代建筑規范“強節點弱構件”的要求下,卻顯得尤為重要,亟待發展。
當下的建筑結構設計往往偏向于安全,但在加固設計中,若在構件承載力不足的條件下過度的加固構件而忽略了節點相對于構件的強弱,同樣也會違反“強節點若構件”的要求,非但不能提高結構的整體抗震承載力,還有可能使塑性鉸的位置在不正當加固的情況下發生偏移,使破壞形式轉化為較為嚴重的節點破壞,因此,粘鋼加固后的節點抗震性能也顯得較為重要。

粘鋼加固法的理論發展及工程應用
在理論上,20世紀80年代末國內學者開始對粘鋼加固分析和研究:1989年,成立粘鋼加固技術課題研究協作組,對其進行全面研究,一次編寫了相關規定;1990年,羅競寧、顧慧娟等也進行了少筋梁、適筋梁和**筋梁粘鋼加固的試驗研究;1990年,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組織編寫了《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1995年,萬墨林、韓繼云等對混凝土加固結構受力特征及破壞機理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固結構與原普通結構在設計概念上的本質差異;1996年,同濟大學顏德恒教授及其研究生通過理論計算和試驗結果進行對比,探討了粘鋼加固的受力機理;1998年吳耀輝通過粘鋼加固的試驗進行了粘鋼加固梁的粘貼滑移、早起破壞、錨固長度等方面的研究;2000年,梁叢中通過兩榀框架構件的低周反復荷載試驗,對用粘鋼方法加固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進行了分析;2003年,劉敏對靜力條件下的粘鋼加固混凝土梁進行了數值仿真分析;2006年我國新頒布了《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367-2006),為混凝土結構的加固設計、施工提供了新的技術性標準和理論性。

混凝土結構粘鋼補強原理
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力學性質差異很大的材料組成的。鋼筋的拉壓性能,尤其是抗拉性能特別好。而混凝土其抗壓性能好,抗拉性能差,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約為抗拉強度的10倍左右。如圖3.0.1 所示的簡支梁,在載荷作用下,梁中性層以上部分為受壓區,中性層以下部分為受拉區。
鋼筋的作用
由于混凝土抗拉強度很低,在不大的荷載作用下,素混凝土梁就會以受拉區開裂而破壞,此時受壓區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卻沒有被充分利用。由于鋼材的受拉性能較好,如果在梁受拉區下邊緣配置適量的鋼筋,利用鋼筋代替混凝土受拉,使得受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能充分發
揮,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梁的承載能力。鋼筋混凝土梁不是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的簡單組合,要使這兩種力學性質不同的材料作為一個統一的構件共同工作,其基本前提就是要保證它們之間的粘結,這里的粘結不僅僅是限于水凝膠體對鋼筋表面的粘著力,而是包含著綜合力作用,即摩擦作用以及鋼筋表面凹凸不平或表面肋紋與周圍混凝土之間的機械咬合作用等的粘結作用。這些粘結作用使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共同作用。
http://www.nw-ol.com